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紀錄片」標籤的文章

《電影音效傳奇:好萊塢之聲》觀影心得

圖片
「電影」剛誕生時,是完全無聲的。為了讓觀眾更投入,會請交響樂團現場演奏、配音員現場唸口白、甚至演員表演出聲音。因此當第一部有聲電影《爵士樂手》問世,立刻造成轟動。畢竟當我們還未出生,聽覺就已經開始運作了,是我們最早的感官。我們僅僅憑聽覺就開始建構這個時世界的樣子。「聲音」補足了許多畫面沒有說的細節:情緒、空間感、氛圍。 你知道《金剛》裡金剛的吼叫聲,是獅子吼加上老虎吼倒著播放嗎?你知道《星際大戰》裡武技族的說話聲,是一隻名叫「維尼」的小熊在吃麵包嗎?而R2-D2的說話聲更是讓音效師傷透了腦筋,最後是用人聲加上鋼琴混合。「他們無法理解我在搞什麼要搞那麼久,有一天片場經理來想開除我,他大吼:"This movie isn't about sound!"但幾個月之後我們得了奧斯卡,我還記得他送我的花籃上寫著:"I guess this is about sound."」一名女音效師在片中說。(抱歉我不確定她的名字,可能是《捍衛戰士》音效剪輯指導塞斯霍爾) 而片中最讓我驚訝的就是foley。我每次看片尾名單都很疑惑,為什麼會有「導尿管」?原來這是「擬聲」,因為電影的聲音如果直接用現場收音,會有許多干擾人注意力的雜音,所以常常需要一些事後配音。擬聲師會看著影片當場做出動作(例如:踩在冰上行走製造在雪地上的腳步聲),毫秒不差。許多聲音的產生方式相當離奇,例如《星際大戰》裡星艦雷射槍的聲音,其實是以鐵鎚敲擊鋼索製造出來的。所以許多擬聲師在家裡放了許多破銅爛鐵以備不時之需。聽起來這職業很適合我!但查了一下資料,台灣最後一位擬聲師已經在2015年退休了。https://smiletaiwan.cw.com.tw/article/1116 老實說,以娛樂性來說,《電影配樂傳奇》要好看得多。也許是因為音效對我來說是以前連它的存在都不曾意識到的領域,實在是有太多的資訊要吸收。畢竟一開始每家片廠有各自的罐頭音效,但現在每部片的聲音都是量身訂做,再加上如今已是環繞音響的時代,聲音已經逼真到我們不會意識到他也是被「做」出來的。 不過和《電影配樂傳奇》相比,有個值得一提的不同:本片稍微提到了好萊塢技術界的女性困境。「他們總是覺得這種浩大場面應該由男性來做。為什麼?他們有打過仗嗎?」《英雄本色》音效混音安娜.貝默說:「這跟性別無...

印尼紀錄片《殺人一舉》(The Act of Killing )觀影心得

圖片
「來認識一下安華」 「他是一位祖父」 「國家英雄」 「以及參與百萬人大屠殺的前劊子手」 「我們請他依照記憶重現當年的殺人場景」 ※本片的美國導演已被印尼政府宣判終身不得入境,另一名印尼導演及其他印尼工作人員皆不敢具名。※ 「我們要拍這部電影,要讓後人記住我們,知道我們曾經做過這些事。」本片主角安華剛果說道,這名老人是擁有300萬名成員的印尼幫派「五戒青年團」前領袖,據說在930事件大屠殺中殺了一千人。《殺人一舉》紀錄了他和另一名五戒青年團高層赫曼寇德一起拍片的經過。 930事件發生在1965年,印尼傾共產黨的蘇卡諾政府被軍隊推翻,而那些反對軍事政府的人,就被視為顛覆國家的「共產黨」並慘遭殺害,短短一年內就殺了超過100萬人,不論對象是左派人士、知識份子、農民、 工人還是藝術家,也包括許多中國裔。 ※※※以下有劇情※※※ 「我們就是在這裡殺死他們。」安華來到報社的屋頂,神情自信而得意。「我們剛開始是用棍棒一直打一直打,打到死為止,但是那樣血會噴得到處都是,味道怎麼清都清不掉。後來我就發明了一種殺人方式,不會噴血喔!我表演給你看吧?」 「身為一名記者,我們的任務就是要使世人相信共產黨非常殘暴。」報社老闆在自己的報社受訪。「我們在這裡審訊共產黨,不管他回答了什麼,都要改一改。然後我會下判決,安華他們會把他拖出去。什麼?我從不幹殺人這種事,那太骯髒了,為什麼要弄髒自己的手?」 「我的殺人方法是從黑幫電影裡學來的,但我們要拍的這部跟任何一部黑幫電影都不一樣。從來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敢拍砍頭,有的話也都只是特效。我不一樣(即使我也是特效),我是真的有做過。」安華說。 「現在的印尼太民主了,還是以前獨裁的時候好,社會都很有秩序、很穩定。我們是幫派分子,你知道幫派分子這個詞怎麼來的嗎?是來自英文的"free man," 自由人。我們不受政府控制,這樣很好,否則全部都受政府控制,就會落入官僚文化,會沒有效率。」 (大哥……你都不覺得你說的兩句話前後完全矛盾嗎?) 「曾經有人勸我參選,我剛開始不想,後來我想有何不可呢?」赫曼說,「如果有人蓋一棟房子比設計圖少了10公分,我就可以去告訴他:『如果你不給我100美金(之類的),我就告發你』。即使他蓋得跟設計圖完全一樣,我也可以這麼說。你想想,一...